北理工学子在2014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再获佳绩
发布日期:2014-10-09 供稿:宇航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摄影:宇航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编辑:宇航学院 钟艳玲 阅读次数: 
2014年9月28日至10月5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14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在山东省胶州市举行。来自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3所高校的1500余名大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

在教务处、校团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宇航学院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43名同学组成参赛队代表学校分别参加了“限距载重空投”、“太阳能飞机”、“电动滑翔机”、“对地侦察”、“嫦娥奔月”和“垂直起降载运”六个大项的比赛,并提交四项创意作品参加创新评比。同学们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努力协作、沉着应战,最终获得了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同时,宇航学院王正平老师和付志栋老师被评为锦标赛优秀指导教师。北理工学子在比赛中展现了出色的创新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赞扬。

  比赛期间,beat365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和章亲自前往比赛地,在胶州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刘兴德,副局长李文,锦标赛创新评委、beat365飞行器设计学科带头人刘莉教授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比赛,并慰问了参加比赛的北理工全体师生,李校长肯定了同学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要求同学们克服困难、勇于拼搏,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了解了同学们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之后,李校长表示,航模队作为全校航空航天科技爱好者学习与展示的平台,在营造良好的校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氛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将继续加大对航模队的支持力度,逐一解决影响同学们学习进步、限制航模队建设发展的问题。
  校团委学术科技部部长尚松田,宇航学院副院长唐胜景,副院长荣吉利,副书记、副院长肖雄也在比赛期间来到赛场给同学们加油助威!

  在近半年的备赛过程中,航模队队员克服了种种技术难题,自主设计制作多架模型飞机和火箭,利用暑期进行两个月的试飞测试。通过不断试飞,多次调整模型飞机的性能参数,优化模型飞机的外形布局,使各项比赛的参赛作品都符合比赛标准,创新作品也通过暑期的努力得到了完善,最终都取得良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和关怀,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参赛学生的刻苦钻研。
  宇航学院将继续按照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战略,把航空航天类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方向,为学生的创意、创新和创造提供有利条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附:竞赛获奖名单
| 
             类别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人员  | 
        
| 
             单项奖  | 
            
             电动滑翔机  | 
            
             一等奖  | 
            
             徐伟雄、贺佳文  | 
        
| 
             电动滑翔机  | 
            
             三等奖  | 
            
             曹青、郑琳凯  | 
        |
| 
             对地侦察  | 
            
             二等奖  | 
            
             郑世钰、崔洋、陈旭、杨鹏斌  | 
        |
| 
             垂直起降载运  | 
            
             二等奖  | 
            
             刘云飞、杨鹏斌、潘永臻  | 
        |
| 
             垂直起降载运  | 
            
             二等奖  | 
            
             仇梓屹、贺敏、唐健  | 
        |
| 
             垂直起降载运  | 
            
             三等奖  | 
            
             马立琦、王高岳、汪常进  | 
        |
| 
             太阳能飞机  | 
            
             三等奖  | 
            
             蒙童桐、田震、张振、田景凡、高文良  | 
        |
| 
             嫦娥奔月  | 
            
             三等奖  | 
            
             蒋军、贺佳文、高文良、段晓闻  | 
        |
| 
             嫦娥奔月  | 
            
             三等奖  | 
            
             张宁、贺敏、马晨、王亚东  | 
        |
| 
             嫦娥奔月  | 
            
             三等奖  | 
            
             陈旭、蔚光辉、张振、代烨晗  | 
        |
| 
             限距载重空投  | 
            
             三等奖  | 
            
             蔚光辉、李晨迪、李倩、陈灿  | 
        |
| 
             限距载重空投  | 
            
             三等奖  | 
            
             祝加鹏、葛佳昊、马晨、李沫宁  | 
        |
| 
             团体奖  | 
            
             垂直起降载运  | 
            
             第六名  | 
            
             刘云飞、杨鹏斌、潘永臻、仇梓屹、贺敏、唐健、马立琦、王高岳、汪常进  | 
        
| 
             创新评比  | 
            
             模拟航天器发射及登陆任务系统  | 
            
             二等奖  | 
            
             贺敏、蒋军、陈旭  | 
        
| 
             “尖锋”旋转无人机  | 
            
             三等奖  | 
            
             郑世钰、马晨、田景凡  | 
        |
| 
             优秀指导教师  | 
            
             王正平、付志栋  | 
        ||